简略信息一览:
汉代至宋代散乐的发展
贾公彦认为郑玄是从乐人的编制上说的,“野人”即庶人,平民,它与都邑之士、朝客相对,因而“散乐”即指那些不在官员的编制之内的在野之人;因而所谓的“若今黄门倡”,即是指散乐不在“官乐之内”。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五六舞曲歌辞《散乐附》的题解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认识汉代散乐和黄门鼓吹的角度。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属汉代相和楚调曲之一为汉代原广陵地区(今江苏扬州一带)的民间器乐曲,所用乐器为笛、笙,后来发展为大型的七弦琴曲。汉代蔡邕《琴操》中载有《聂政刺韩王》,普遍认为就是后世所称的《广陵散》。
汉、北魏、隋、唐、宋各代尤盛,元、明、清时期,由于成熟的戏曲吸收了很多散乐百戏技艺,同时这些技艺独立发展时又有了各种专称,因此以散乐百戏泛称记载的资料相对减少。传说夏桀时已有倡优侏儒为奇伟之戏,烂漫之乐。史载,周代已有扶卢(攀缘矛柄)、弄丸(两手耍掷数弹丸)。
到了隋代,百戏散乐的规模和声势更大。隋炀帝好大喜功,追求排场。他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建迷楼,观歌舞,以满足声色之娱。为夸耀王朝的强大富有,每年正月万国来朝的时候,便调集四方散乐,齐集东都洛阳。数万名衣着锦绣、插花佩环的乐人,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排满八里多长的戏场。
杂剧是宋代教坊常见的表演项目之一,据《宋史》记载,在每年举行的春、秋、圣节三次大宴中,每逢进展到第十和第十五盏酒时,按定制都有教坊的杂剧表演,原文记载: 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只有杂剧是正色。 可见,杂剧在教坊的演出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
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滑稽表演、角抵戏等的表演水平都高度发达,这些艺术门类或它们的综合表演在汉代统称为百戏(后世亦称散乐)。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特点及成就有哪些
在宋元时期,随着城乡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城镇经济和市民文化生活变得空前繁荣,曲艺音乐作为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兴盛起来。 专门的曲艺表演场所,如“瓦舍”、“勾栏”,数量激增,为曲艺艺术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特点:不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歌舞音乐继续有所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品种,从而使声乐和器乐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基础。 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音乐也大为盛行。最初的佛教音乐“法乐”,大都来自西域的龟兹或天竺等国。
宋元时期,词曲演唱、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崛起,宣告了远古至隋唐间以歌舞音乐为中心的历史的结束,而以说唱、戏曲表演为主流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开始在乐坛上闪烁着独特光芒。宋朝建立之后,一时全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状态。又由于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城市。
宋朝建立后,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城市繁荣。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瓦肆,也即是民间艺人献艺表演的场所,而专用于戏曲杂剧等演出较固定的地方常用栏杆相互连接或用布隔开,称为勾栏。瓦肆、勾栏成为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鼓子词、诸宫调是宋元时期主要的说唱音乐。
宋元时期的歌唱艺术体裁、声乐理论整体上继承了前人的精华,又得以新的全面的发展,特别是词调歌曲、叙事性歌曲、戏曲唱腔等多种歌唱体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宋元时期声乐艺术的表现风格。宋朝由于和以前的朝代相比城市数量大大增加。有许多贸易集散地在全国上下开始涌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日益昌盛。
宋代音乐发展与宋词的繁荣有哪些关联?
因此可以说,宋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是由词作者与曲作者共同完成的,其曲作者身份大多是宋代教坊乐工,确为宋词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坊不仅影响了宋代音乐文学,还直接参与了宋代音乐文学词的创作。
宋代大曲还直接影响了宋词和元曲的发展。宋代是词体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歌舞戏成熟的时期。宋代大曲的词句已打破了唐代大曲词句多为五言、七言的定格,出现了词体式的长短句,这说明宋代文人已经开始用大曲本身来咏叙故事和人物了。一些宋大曲单从曲名上就能够看出是叙事的,比如《王子高六幺》等。
词所以能够流行于当时,与音乐的实用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曲不离词,词不离曲,相辅相成,曲词共同走上了繁荣之道。词发展到后来,不再是音乐的附庸,而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了。总之,宋词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陆贵山在评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说:艺术的发展既依赖于条件,又`取决于需要。
在此之前的中国古典音乐,有先秦时代的雅乐以及汉魏以来的清商乐这两个音乐时代。大体上,在南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际,燕乐开始兴盛。燕乐成为唐宋词最主要的音乐依托,没有这种燕乐就不可能有词的繁盛。其发展 燕乐传入到内地后,并未止步于长安,而是不断地传播,不断地扩散。
发展着,而且直接导致宋词的创作与繁荣。不少著名词人的作品被运用于实际演唱,而在词人中也不乏精通音乐者,如南宋的姜夔既能作词,又能度曲,他的17首《白石道人歌》是现存宋词音乐的珍贵资料。曲子在民间还成了说唱和戏曲创作的音乐材料,由单只曲调向多只曲调以不同方式的联合,形成多样声乐体裁。
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唐五代一般称之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
宋元时期器乐艺术的发展
1、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包括古琴音乐。山水意境的出现可以满足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使古琴音乐成为一种可以表达情感、寄托思想的艺术形式。艺术表达:古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在宋元时期,古琴音乐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演奏风格和表达方式。
2、因为元代“雅乐”有文武二舞,而由仪凤司、教坊司表演的乐舞则有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等,演奏的乐曲有《万年欢》、《长春柳》、《吉利牙》等,这几种乐曲反复使用,都是宋元时期民间流行的曲牌。
3、与唐代相比,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其音乐文化发展的中心已由宫廷转向民间。如果说,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曾以其夺目的光彩成为当时音乐文化发展的标志,那么,在宋元时期,音乐则以其世俗情态,在都市乡镇各社会阶层的音乐活动场景中,获得繁荣发展的局面。
4、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有:陶真、鼓子词、诸宫调、唱赚、货郎儿等。陶真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它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其歌词通俗易懂,多是七言句式,音乐是上下两句反复吟唱,伴奏乐器主要用琵琶和鼓。
关于宋代音乐产业发展,以及宋代音乐的历史地位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